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郎咸平说对了吗最新章节 > 郎咸平说对了吗TXT下载
错误举报

后记 郎依然我的偶像

  2006年初,我在广电总局实习(这是本科的最后一个学期),那个时候我是郎咸平的粉丝。那个时候他在上海的第一财经电视台有一档节目《财经郎闲评》,我是每期必看,并且要看几遍,好好研究,为郎教授的犀利观点和敏锐洞察力所折服。至今我的电脑里还保存着这些节目的全集。郎是我的偶像。

  天有不测风云,到了二月底的某一天,忽然该节目传来了停播的消息,理由是他普通话不标准,作出这个决定的自然就是我正在实习的广电总局,领导们就在这个办公楼里的某个办公室,做出了停播我偶像节目的决定。我的心情很纠结。

  我对于郎教授的崇拜,还不仅仅在于对他的财经观点和理论的敬佩,同样关键的,还在于对他的外表、风度、演讲和表演风格的膜拜。说白了,我对于郎教授,就如粉丝之于娱乐界的偶像明星。当时盛传上海的女人喜欢两件东西,一是法国奢侈品,另外一个就是郎咸平。

  在那个时期,郎教授谈论的话题与现在是不同的。那时他因为产权改革大讨论刚在大陆出名,他所关注的问题主要还是股市(为中小股民说话)、企业案例研究(比如对联想、TCL国际化问题的评价)、国企改革中的国资流失、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泡沫等话题。郎教授对于这些问题的每一次剖析,都是那样的精彩,他的节目让我看了很享受。

  郎教授节目被停播之后,他并没有沉寂,除了到处发表演讲,还马不停蹄地成立了自己的视频网站,继续定期地录制节目,这些节目我也一直在看,同样精彩。更为重要的,这之后的郎教授走向了另一条意义深远的道路,那就是推出了财经类畅销书,每年出版五本之多,时至今日,财经类畅销书销量前十名中就往往有四五本郎咸平的书。可以这么说,郎教授真正更大规模地影响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精神状态,是从其极为通俗的畅销书开始的。之前的郎教授,仅仅是出了名,而其思想真正为中国人所广泛接受,是从这一系列书开始。

  今天的郎教授,在中国民众、媒体间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并且这种影响力已经区别于2006年之前的那种对公众的震撼、短暂的冲击,而是郎的思想已经在中国大陆的无数人之间传播开来了,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已经类似于宗教对人们的影响力,郎教授成了教主。

  郎教授的图书并非从第一本或第一批就开始畅销的,在刚开始的那会儿,用郎教授自己的话说就是“……你要知道,像我这样的知名度,书能卖出一万本都很难”(当时有一位郎教授的朋友准备写一本揭露、批判他的书,郎教授这样奉劝这位作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批销量不好的书,应该就是《本质》四部曲,这几本书是郎教授作为公司治理专家(或曰管理营销专家)对各种行业的本质进行总结,并对广大企业家发表相关演讲以对他们的企业经营提供指导,这些书是演讲稿的整合。这样书毕竟很小众,受众局限于企业家。

  郎教授的书真正畅销始于金融危机过后,郎教授开始写起了阴谋论,其第一本大卖的书应该是《金融超限战》。不能不说郎教授对市场的敏锐度是很高的,前有宋鸿兵《货币战争》的畅销,郎教授推出这一本更具“理论高度和权威性”的《金融超限战》,正当其时也。

  从这一本书开始,郎教授后面推出的每一本书,都成为中国财经图书的销量的前几名。比如《谁在谋杀中国经济》、《谁在拯救中国经济》、《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等等,郎教授的所有书我都买了,都一一研读。哪些书我感到收获最大呢?是卖得很差的《本质》四部曲,比如其中的第一部《本质一:破解时尚产业突围之道》和第二部《本质二:破解娱乐传媒产业以小博大之谜》对我的研究的帮助相当之大(我一直在总结“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学”,探讨当今世界满足精神需求的虚的经济本质)。然而,郎教授的阴谋论,则让我觉得缺少点什么,或者说觉得离问题的实质还差几步。

  坦白讲,我并不反对阴谋论,甚至于我承认自己就是个阴谋论者,因为阴谋本来就是客观存在,何必否认呢?美国有美国的阴谋,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算盘。最大的问题不是认为郎教授讲错了,而是走偏了,一句话,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看清当代新帝国主义的核心所在,没有搞懂美国经济到底是怎么运行的,没搞清楚美国对于世界(主要就是中国)的主要掠夺方式是什么。郎教授停留在了金融战、商战等细枝末节上。这样的观点被大众所接受,是有害的,或者说,会蒙蔽了大众的双眼,让人看不清美国的真正阴谋。也就找不到真正对付美国,解决中国自身问题的良方。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也包括我上一本书《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的动机,我希望中国政府和民众能看清核心问题所在,能够早日摆脱美国印钱购物空壳经济和虚拟产业忽悠的剥削。构建中国藏富于民和科技创新的强大内需型经济。中国的产能足以让半个地球上的人过富足生活,在美国,你很难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日常用品,为什么不能想办法让这些产能来满足自己国民的富足生活呢?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难,甚至我们都不需要在科技创新上有突破,只要立足于现有的工业体系和生产能力,就足以让中国人迅速过上与美国齐平的富足生活。就如我在本书中指出的那样,只需要解体“中美国”,把美国印钱购物空壳经济对中国的剥夺切断,我们不再依靠美国印钱购物的二轮效应而实现经济增长,而是我们直接实施这样的战略,把第一轮的印钱购物红利就拿到手,那么,我们瞬间就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因此,这本书并不像传闻的那样是对于郎教授的批判乃至于谩骂,而是正如书名所揭示的“站在郎咸平的肩膀上看中国经济”。今天,郎依然是我的偶像。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