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4章 观政户部
这一次殿试的规格很高,内阁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的堂官都出席了。弘治由徐溥陪同着在考场四周转来转去,如果看到有写的好的就停下来看几眼。
在最后几排,皇帝才看到了张超,张超很普通,这几年在明朝为了多活几年,平日很注意锻炼,所以身体比较结实,除此之外,弘治也没见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弘治皇帝又看了看张超的策论开头,就有些失望。
只不过皇帝也知道以貌取人,失子子羽的道理,张超毕竟做出了不少事,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稍稍收敛了一些心中的失望,继续看下去。但是很遗憾,张超答得确实很一般。
实际上对于这道殿试题张超也在吐糟,皇帝问如何当一个好皇帝,张超心说除了拍拍马屁,多说一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大话套话,又能说什么。
所以他的殿试策论就显得中规中矩,一点新意都无,皇帝当然看着不爽,很快就移步离开了,怪不得梁储说张超有术无才,似乎还真是说对了。
殿试完毕后,很快就开始批阅,这一次按照刘吉的奏折,批阅时间延长了一天,所以高级官员的批阅时间很充足。
必须说徐溥的会试做的很好,水平高低确实很公允,所以这一次选拔给皇帝阅读的前十名基本没多大变化,他比较喜欢排名第三的答卷,就顺手提到了第一名,然后让大臣开卷。
一看第一名是钱福,第二名是刘存业,第三名是靳贵,皇帝想了想,又把钱福与靳贵的位置调了调,所以最后三鼎甲就是靳贵,刘存业,钱福。
面对大臣们的疑惑,皇帝解释道,“殿试不仅考的是才学,也考德行,靳贵德行更好,理当为状元。”
徐溥听完,十分高兴,靳贵带头去看望他,又仗义执言,他果然没有选错人,这不,连天子都知道了,也十分赞赏。当然钱福也很不错,只不过他与确实有可以被指摘的地方,只希望他能引以为戒。
到了弘治三年庚午,上御奉天殿,赐靳贵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文武群臣行庆贺礼。其中第一甲进士三名,状元为靳贵,榜眼为刘存业,探花为钱福。
都穆,宋珫,张彩等人成为二甲进士,而张超则光荣的成了一名吊榜尾的同进士。后面的都是固定流程了,皇帝赐恩荣宴,赐朝服冠带,进士上表谢恩,拜孔庙等等。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次礼部宴,张超也拿出了一首像模像样的谢恩诗,让想看他热闹的官员同科们有些失望。
到了弘治三年三月丙子,授第一甲进士靳贵为翰林院修撰,刘存业c钱福为编修。命二甲三甲进士,各留十之五于各衙门办事,其余放回原藉听用。
吊榜尾的张超这一次运气比较好,他留在了京城,被下令观政户部,观政时间是三个月。在张超看来观政只是做做样子,他准备请假回乡,一来处理一下南京的诸多事务,二来也准备把家眷接到北京。
谁知道他带着请假条来到户部的时候,户部尚书李敏,左侍郎叶琪立刻就召见了他。上班第一天领导就召见,张超有些诚惶诚恐,“观政进士张超拜见李尚书,叶侍郎。”
李敏第一次见张超,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尚书满脸老相,见张超貌普通,但是十分精壮,有些满意的点点头,
“你就是张子卓?果然是一表人才。这次老夫亲自点名让你来户部观政,三个月后,吏部会任你为户部主事,你今日就入部视事吧。”
张超大吃一惊,别人都请假回乡了,所以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这么快?学生还准备请假回乡呢?”
李尚书似笑非笑的看了看他,却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叶琪就插话了,
“子卓,朝中现在有件急务需要听听你的意见,等此事一了,自然会给你假期回乡。”
说完叶琪就开始介绍这件急务。说起来确实跟张超有关系,他弄出的大明医药公司,需要大量收购黄柏,所以让四川的地方官代为征收黄柏这种药材,可以抵扣赋税,然后公司就会把相应的赋税缴给通州仓库。
这本来是一件变通的好事,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现在麻烦来了,这样的好事最初只是针对黄柏这种药材的产地,但是现在四川一省的地方官老百姓一致要求推广这个办法,既然黄柏可以折色,那么白银,四川的丝绸等物都可以用来折色。
四川的道路自古以来就十分难走,而偏偏四川要供应部分九边的粮食,需要老百姓运到九边去,官员嫌麻烦,老百姓更不愿意,动辄就是家破人亡,所以一旦被抽中就是哭天喊地,然后就会惹出一堆事情。
可是这么一来朝廷不干了,本来几个州县涉及到的钱粮也没有多少,所以张超这么干大家也能接受,要是四川一省都这么干,那就太轰动了,四川可以干,南直隶可不可以干,这么一闹腾,整个帝国的赋税征收体系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动。
在制度尚能维持的情况下,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张超是不是该打,他惹出的麻烦,屁股是不是该自己擦?
叶琪说完之后,李尚书接着说道,“你用黄柏折粮,与现在北直隶山陕等地试行的用银折粮本质相通,确实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好办法,但是九边和京师用粮关乎国家根本,轻易不可随便改革。”
张超立刻敛色行礼道,“学生明白。”
叶琪笑着说道,“子卓,你虽然还没有授官,但已经是观政进士了,该称下官才是。”
张超羞赧的笑了笑,立刻改称,“下官明白。”
接着张超埋头想了想,就说道,“黄柏毕竟数量有限,干脆与赋税脱钩,就让公司在重庆成都设立两个收购点统一收购就好。
只是四川要求以白银或者丝绸折色,是否执行,下官以为不必先着急决定是否去做。
可以先对九边和京师的仓库账目进行全面的盘查,弄清楚现在各处有多少粮食物资,这个时候再决定是否折色。”
张超这个想法是十分合理的,只要做事就需要首先知道到底有多少家底,但是事实是户部,兵部,工部还有内廷都有自己的仓库,再加上各地转运的物资大部分是就地就近运输,所以到底有多少家底当家人李敏也搞不清楚,因为这涉及到好几个部门的配合。
李敏有些苦笑的说道,“子卓,你要盘查所有的仓库,这远超户部的职权范围,老夫做不到。”
张超目瞪口呆,一个国家到底有多少家底李敏这个尚书不知道,那谁能够知道?如此又如何进行决策?
张超突然间感觉到他在户部搞不好是一场悲剧,得赶紧离开,要不然日后很有可能背黑锅。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在最后几排,皇帝才看到了张超,张超很普通,这几年在明朝为了多活几年,平日很注意锻炼,所以身体比较结实,除此之外,弘治也没见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弘治皇帝又看了看张超的策论开头,就有些失望。
只不过皇帝也知道以貌取人,失子子羽的道理,张超毕竟做出了不少事,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稍稍收敛了一些心中的失望,继续看下去。但是很遗憾,张超答得确实很一般。
实际上对于这道殿试题张超也在吐糟,皇帝问如何当一个好皇帝,张超心说除了拍拍马屁,多说一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大话套话,又能说什么。
所以他的殿试策论就显得中规中矩,一点新意都无,皇帝当然看着不爽,很快就移步离开了,怪不得梁储说张超有术无才,似乎还真是说对了。
殿试完毕后,很快就开始批阅,这一次按照刘吉的奏折,批阅时间延长了一天,所以高级官员的批阅时间很充足。
必须说徐溥的会试做的很好,水平高低确实很公允,所以这一次选拔给皇帝阅读的前十名基本没多大变化,他比较喜欢排名第三的答卷,就顺手提到了第一名,然后让大臣开卷。
一看第一名是钱福,第二名是刘存业,第三名是靳贵,皇帝想了想,又把钱福与靳贵的位置调了调,所以最后三鼎甲就是靳贵,刘存业,钱福。
面对大臣们的疑惑,皇帝解释道,“殿试不仅考的是才学,也考德行,靳贵德行更好,理当为状元。”
徐溥听完,十分高兴,靳贵带头去看望他,又仗义执言,他果然没有选错人,这不,连天子都知道了,也十分赞赏。当然钱福也很不错,只不过他与确实有可以被指摘的地方,只希望他能引以为戒。
到了弘治三年庚午,上御奉天殿,赐靳贵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文武群臣行庆贺礼。其中第一甲进士三名,状元为靳贵,榜眼为刘存业,探花为钱福。
都穆,宋珫,张彩等人成为二甲进士,而张超则光荣的成了一名吊榜尾的同进士。后面的都是固定流程了,皇帝赐恩荣宴,赐朝服冠带,进士上表谢恩,拜孔庙等等。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次礼部宴,张超也拿出了一首像模像样的谢恩诗,让想看他热闹的官员同科们有些失望。
到了弘治三年三月丙子,授第一甲进士靳贵为翰林院修撰,刘存业c钱福为编修。命二甲三甲进士,各留十之五于各衙门办事,其余放回原藉听用。
吊榜尾的张超这一次运气比较好,他留在了京城,被下令观政户部,观政时间是三个月。在张超看来观政只是做做样子,他准备请假回乡,一来处理一下南京的诸多事务,二来也准备把家眷接到北京。
谁知道他带着请假条来到户部的时候,户部尚书李敏,左侍郎叶琪立刻就召见了他。上班第一天领导就召见,张超有些诚惶诚恐,“观政进士张超拜见李尚书,叶侍郎。”
李敏第一次见张超,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尚书满脸老相,见张超貌普通,但是十分精壮,有些满意的点点头,
“你就是张子卓?果然是一表人才。这次老夫亲自点名让你来户部观政,三个月后,吏部会任你为户部主事,你今日就入部视事吧。”
张超大吃一惊,别人都请假回乡了,所以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这么快?学生还准备请假回乡呢?”
李尚书似笑非笑的看了看他,却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叶琪就插话了,
“子卓,朝中现在有件急务需要听听你的意见,等此事一了,自然会给你假期回乡。”
说完叶琪就开始介绍这件急务。说起来确实跟张超有关系,他弄出的大明医药公司,需要大量收购黄柏,所以让四川的地方官代为征收黄柏这种药材,可以抵扣赋税,然后公司就会把相应的赋税缴给通州仓库。
这本来是一件变通的好事,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现在麻烦来了,这样的好事最初只是针对黄柏这种药材的产地,但是现在四川一省的地方官老百姓一致要求推广这个办法,既然黄柏可以折色,那么白银,四川的丝绸等物都可以用来折色。
四川的道路自古以来就十分难走,而偏偏四川要供应部分九边的粮食,需要老百姓运到九边去,官员嫌麻烦,老百姓更不愿意,动辄就是家破人亡,所以一旦被抽中就是哭天喊地,然后就会惹出一堆事情。
可是这么一来朝廷不干了,本来几个州县涉及到的钱粮也没有多少,所以张超这么干大家也能接受,要是四川一省都这么干,那就太轰动了,四川可以干,南直隶可不可以干,这么一闹腾,整个帝国的赋税征收体系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动。
在制度尚能维持的情况下,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张超是不是该打,他惹出的麻烦,屁股是不是该自己擦?
叶琪说完之后,李尚书接着说道,“你用黄柏折粮,与现在北直隶山陕等地试行的用银折粮本质相通,确实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好办法,但是九边和京师用粮关乎国家根本,轻易不可随便改革。”
张超立刻敛色行礼道,“学生明白。”
叶琪笑着说道,“子卓,你虽然还没有授官,但已经是观政进士了,该称下官才是。”
张超羞赧的笑了笑,立刻改称,“下官明白。”
接着张超埋头想了想,就说道,“黄柏毕竟数量有限,干脆与赋税脱钩,就让公司在重庆成都设立两个收购点统一收购就好。
只是四川要求以白银或者丝绸折色,是否执行,下官以为不必先着急决定是否去做。
可以先对九边和京师的仓库账目进行全面的盘查,弄清楚现在各处有多少粮食物资,这个时候再决定是否折色。”
张超这个想法是十分合理的,只要做事就需要首先知道到底有多少家底,但是事实是户部,兵部,工部还有内廷都有自己的仓库,再加上各地转运的物资大部分是就地就近运输,所以到底有多少家底当家人李敏也搞不清楚,因为这涉及到好几个部门的配合。
李敏有些苦笑的说道,“子卓,你要盘查所有的仓库,这远超户部的职权范围,老夫做不到。”
张超目瞪口呆,一个国家到底有多少家底李敏这个尚书不知道,那谁能够知道?如此又如何进行决策?
张超突然间感觉到他在户部搞不好是一场悲剧,得赶紧离开,要不然日后很有可能背黑锅。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