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扶桑镜梦最新章节 > 扶桑镜梦TXT下载
错误举报

作品相关 1853-1855《扶鲁和亲约定》的签订

  《扶桑鲁西亚和亲及边界约定》的签订过程-普嘉廷1853年1854年的扶桑之旅

  鲁西亚特使普嘉廷1853年8月9日(和历嘉永六年7月18日)率领四艘风帆战舰组成的舰队抵达长崎。

  当时的长崎奉行水野忠笃采用了拖延的战术,将普嘉廷耗的火冒三丈,他突然宣称将直航江户湾,水野忠笃才告诉鲁西亚人,信早就送出去了,但幕府会仔细考虑后再派使者到长崎,这中间的时间最少要三个月。

  普嘉廷知道至少三个月才能得到答复后大失所望——因为他有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米国人佩里,他唯恐被米人占先提前打开扶桑的大门,从而导致鲁西亚的利益受损。

  1852年3月佩里就任米国东天竺舰队的司令官,被授予“扶桑开国”的指令,之后佩里向住在欧罗巴的著名的扶桑通西博尔德购买情报和地图。然后米国要迫使扶桑开国开港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鲁西亚人的耳朵里——西博尔德因此被聘为鲁西亚的扶桑事务顾问。

  1850年涅维尔斯科伊船长已经发现乌龙江口可以通航大船,虽然在1852年鲁西亚并没有探索完整个乌龙江,但太平洋的出海口依然牵动了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雄心——从乌龙江口出海就是北虾夷岛,紧挨着的就是扶桑的虾夷地,因此鲁西亚人已经将扶桑划为自己在东方的潜在势力范围。

  虽然鲁西亚和米国当时的关系不错——联手抵制英吉利是双方的共同意愿,但尼古拉一世的词典里分享是个贬义词,他依然希望可以在扶桑谋取最大利益。

  听到佩里要率领舰队去扶桑后,皇帝尼古拉一世派心腹普嘉廷于1852年10月带着他的亲笔书信从欧罗巴出发,冀图赶在米国人之前到达扶桑。

  但普嘉廷的旗舰“帕拉达号”在途中遇上风暴受损需要修理,所以鲁西亚人的舰队直到1853年8月9日才抵达长崎,而佩里率领的黑船舰队是7月8日到达的浦贺。

  但是两只舰队都先后到过香江,因此普嘉廷是大概知道佩里的行踪的。

  因此普嘉廷心急如焚,但他知道自己的风帆战舰不利于在港湾中行动,因此他没有轻举妄动,而且也不敢执行宣称的“直航江户湾”计划,他的选择就是返回香江和松江探听米国人的收获——1844年米国与中华签订了《望厦约定》,在松江设有米人租借地,是米人在远东的大本营,因此佩里的舰队很可能会出现在那里。

  而且,中华英吉利南海之战后,英吉利、米国、佛兰西都与中华通过签署约定获取了重大利益,而鲁西亚却并未染指其中,普嘉廷也希望借此机会了解中华的内情看是否有机可乘——几年后普嘉廷如愿被任命为鲁西亚在中华的全权特使。

  果然,鲁西亚特使普嘉廷在松江遇到了米人提督佩里,他打听到佩里并未达成使命后欣喜若狂,他向佩里建议“彼此合作共同压迫扶桑令其开港”,但佩里对突然冒出来一个竞争对手大为光火,加上瞧不上鲁西亚舰队的实力,因此并没有同意普嘉廷联手的建议。

  普嘉廷何许人也,是未来几年在英吉利、佛兰西、中华之间火中取栗的人物,老奸巨猾的他趁佩里出港时突然拔锚前往扶桑——当时正是中华长发之乱的时候,佩里率舰队到中华南部沿海护侨去了。

  1854年1月,普嘉廷率领三艘帆船战舰再次驶入长崎,而且他大张旗鼓,在礼炮声中带着仪仗队、军乐队大摇大摆地登陆,他大吹特吹,说只要一艘战舰就可以突破长崎——他寄希望于扶桑官员分不清蒸汽舰和风帆舰的区别,希望能借助佩里黑船的威风。

  但普嘉廷遇到了一个老辣的对手——幕府的勘定奉行川路圣谟。

  在1853年接到长崎奉行水野忠笃的告警信后,幕府成立了以大目付筒井政宪和勘定奉行川路圣谟的谈判小组,这些人在长崎已经等了一个多月了。

  五十四岁的川路圣谟沉稳老到,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普嘉廷的焦躁,虽然不知道是何原因,但川路通过对细节的不断探讨把谈判的时间越拖越长——从1月19日至2月4日长达17天的谈判中,川路和普嘉廷不停地兜圈子,对细枝末节穷追不舍。

  皇帝给普嘉廷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迫使扶桑开国通商,而另一个是厘定边界,也就是讨论北虾夷岛和云雾千岛的划分——当时鲁西亚人已经视北虾夷地为囊中之物,1852年初鲁西亚皇帝尼古拉一世已经下达了开始侵占这个岛屿的命令。而云雾千岛,文化十年(1813年)扶桑鲁西亚在交战后达成和睦协议,约定将勘测边界,但之后鲁西亚人因拿破仑的入侵再未提起此事,已经搁置了41年了。

  川路不停地引证这种资料,在察觉到普嘉廷有可能不会翻脸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地锱铢必较,终于等到了决定性的变化——普嘉廷扛不住了。

  原来普嘉廷留在中华松江监视佩里舰队动向的船只到了长崎,除了佩里舰队的情报外还带来了一条重要的消息,”皇帝已经在在多瑙河下游动手,欧罗巴局势大变“。

  1853年6月21日尼古拉一世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但当时苏伊士运河还没开始兴建——1859年4月25日开始-1869年11月17日建成,欧罗巴到远东需要绕非洲好望角,耗时大约4-6个月,所以这个消息直到此时才传到远东。

  鲁西亚特使普嘉廷闻讯大惊——当时鲁西亚在1852年就已经开始筹备作战,他作为尼古拉一世的亲信和外交使者对此早有预料,他吃惊的是由此带来的远东局势变化。

  英吉利对于鲁西亚人西进非常警惕,对鲁西亚人的势力冲出黑海进入地中海坚决反对,而且英吉利在远东的舰队的实力庞大,普嘉廷唯恐受到英吉利舰队的突然袭击,为了探察更为详尽的信息,于是他匆匆与幕府的谈判小组在1854年2月4日达成一个备忘录就离开了,

  这个备忘录的内容是:

  关于通商,如果扶桑批准与外国通商,幕府将首先批准与俄国通商。

  至于北虾夷地和云雾千岛,暂时保持现状,日后再说。

  普嘉廷之后的行程非常诡秘,途中到过中华的松江,当时宣战的信息并未到达远东,因此普嘉廷发现没事后又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长崎。

  (1854年2月21日,鲁西亚宣布与英吉利和佛兰西处于战争状态。3月27日,佛兰西对鲁西亚宣战,3月28日英吉利对鲁西亚宣战。)

  他第三次出现在长崎的时间点并没有详细记载,只知道是《扶桑米国和亲约定签订》后,也就是1854年3月31日之后。

  普嘉廷第三次驶抵长崎,因为此时的幕府谈判小组已经离开,他只好在向长崎奉行递交了有关划界通商问題的新要求后便匆匆离去——估计之前是收到了奥斯曼帝国向鲁西亚宣战的消息(1853年10月4日奥斯曼帝国对鲁西亚宣战。10月16日,鲁西亚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种种资料显示,在当时鲁西亚人对英吉利和佛兰西的亲自下场是有所准备的,因此普嘉廷匆匆离开长崎的原因应该和上回一样,还是担心英吉利远东舰队的突然袭击。

  接着他北上堪察加半岛,麾下的舰队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北太平洋部分——1854年、1855年英吉利和佛兰西的协同舰队攻击了鲁西亚人在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的港口,同时封锁了其在北米的殖民地阿拉斯加的对外通航。

  1854年8月29日,英吉利和佛兰西的协同舰队出现在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口之外,在炮击之后,8月31日及9月4日协同舰队发起了两次登陆战,但都被击退且伤亡惨重,而且期间总提督普拉斯在8曰30日在睡舱内意外身死,于是9月5日协同舰队离开了堪察加半岛,佛兰西舰队驶往旧金山,英吉利舰队则驶往魁北克。

  之后在1854年10月21日,普嘉廷率四艘战舰抵达了虾夷地的箱馆,要求划界、开港,但当时的箱馆奉行已经回江户汇报去了,留守的手下和松前家都不敢逾越和鲁西亚人谈判,于是普嘉廷继续南下,在11月8日指挥舰队闯入大坂附近海面,12月在幕府的请求下前往伊豆半岛的下田港进行谈判——幕府想在长崎谈,但普嘉廷不同意。

  (这时,佩里早就在6月28日带着舰队离开了下田港。)

  经过近两个月的谈判,1855年2月7日,幕府被迫与鲁西亚使者普嘉廷签订了《扶桑鲁西亚和亲及边界约定》——又名《扶桑鲁西亚下田约定》,内容是:

  两国之间的北部边境在得抚~岛和择捉~岛之间,择捉全岛属于扶桑,得抚全岛及其以北的库里尔(千岛)群岛属于鲁西亚。

  北虾夷地的归属问题待定。

  其它条件与同年签订的《扶桑米国和亲约定》和《扶桑英吉利和亲约定》类似,获得了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长崎、下田和箱馆补给的权利。

  (1854年9月7日,英吉利东天竺舰队提督斯坦林格率4艘军舰来到长崎,10月14日,幕府与英吉利签署了《扶桑英吉利和亲约定》,给予了其在长崎和箱馆补给的权利和最惠~国待遇)

  之后普嘉廷归国鲁西亚,因功晋升为伯爵——有资料显示,他是通过乌龙江回到圣彼得堡的,其率领的舰队直接划给了鲁西亚在远东的鄂霍茨克区舰队,

  期间他还荣获了对手的尊敬——因为1854年-1855年英吉利远东舰队始终没有抓到普嘉廷的舰队,所以他拥有了”永远抓不到的普嘉廷“的称号。

  附录:

  普嘉廷以后的经历:

  1857年2月,普嘉廷在鲁西亚驻英吉利武官的任上被任命为鲁西亚驻中华的全权特使,然后他又返回了远东。

  1857年普嘉廷再到长崎,10月24日与幕府签订了《扶桑鲁西亚补充约条》。

  1858年6月13日,他代表鲁西亚与中华签订了《中华鲁西亚天津约定》。

  之后他抵达神奈川,于8月19日与幕府签订《扶桑鲁西亚修好通商约条》及《贸易章程》。

  之后归国,因功于1859年他被晋升为海军上将。1861年,就任教育部~长。1881年,获扶桑授与一等旭~日勋章。1883年,死于佛兰西。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