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 李逵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135章 义仓

  太监比文官靠得住,武将又比太监靠得住。

  这是什么歪理?

  可苏过听了李逵的分析,却无法反驳。说什么道德仁义,这些东西都是飘渺且有虚妄的海市蜃楼,举的越高,掉下来之后就会摔的越碎,越丑陋。

  这个问题,苏过是说什么也无法解释得通的,只能寄希望于父亲能够给他答案。

  回到家中,姨娘端来清水,苏过谢过之后问:“姨娘,父亲呢?”

  “去州衙了。”

  王朝云往苏过的身后张望了一阵,不死心道:“他们俩个呢?怎么没来?”

  “许是听说父亲今日回家,估计怕考校学问不敢回来了。”李逵就不说了,让这厮发奋图强的玩命读书也不现实。至于李云,连他这个当老师的都不指望,也只能……由他去了。

  王朝云怨道:“你们父子,没事也别逼孩子们太紧了。李逵和李云多老实的孩子,家里的活抢着干,从来没有埋怨过。你们倒好,天天逼着人家读书,就算是聪明们也读傻了。”

  “姨娘,要不您劝劝父亲吧?”苏过犹豫道,李逵的学业似乎成了苏门眼前最大的难题。

  王朝云懈气道:“你爹也是个不听劝的主,说多了恼人,说轻了根本就不在乎。”

  苏过无奈,只能转移话题道:“父亲怎么就想到去州衙?”

  “听来的公人挺着急的,似乎出了乱子。”

  苏过仰着脑袋细想了一阵,才发现自己家的老爹似乎有半年多没去州衙办公了,太神奇了。可在大宋是常态,欧阳修被贬滁州的时候,也不住在州衙,更没有住在滁州城内,而是住在城外的山里,还修了一个亭子,写了一篇文章叫《醉翁亭记》。大宋这样的官员很多,苏轼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苏轼是正儿八经的龙图阁直学士,颖州知州。可是苏轼自从上任颖州自后,将所有的政务都一股脑的丢给了通判徐让,而他去做自己擅长的事了。

  颖州位于运河和淮河交汇之处,由于运河淤塞,近些年来多有水患发生。苏轼瞅准了机会,上书朝廷要疏浚河道,治理水患。

  为什么说他擅长治理水患呢?

  一来,水患治理是大宋所有官员的必修课,就连太监们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大宋有一套完整的治理灾害的应对措施,苏轼自然也有过系统的学习。其次就是,他之前在杭州已经成功治理过西湖,对疏通河道,非常有心得。

  其实,苏轼不擅长政务工作,但并不代表他没有为百姓做事的心思。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也是苏轼的夙愿。

  可谁让他只会这一招呢?

  就连苏轼的儿子苏过也觉得父亲做的挺过分的,哪有官员主政一方,然后将所有的政务丢一旁,自己出城找个地方躲清净的道理?

  连他都不记得父亲有多久没有去州衙办公了,苏轼恐怕更糊涂。

  颖州州衙。

  推官徐让打开州府中门,迎接苏轼的到来。大宋很多州府的一把手,也就是知州、知府的身份都很高,比如说苏轼,他是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的高官。虽说是加官,没有具体的职务。本质上还是颖州知州。但是官场就高不就低的规矩,让他成为了颖州地面上一言九鼎的超级官僚。

  至于推官徐让呢?从六。

  沂州知州章惇基本上也是这样的情况。

  金鱼袋,紫袍,这也是大宋最高级的官员才有的排场。徐让连大红袍子都没有混上的小官,只能捏着鼻子听苏轼指挥。

  更让他糟心的是,明明自己把知州所有的工作都做了,但功劳是苏轼的,苦劳是自己,错了板子也要落在自己身上。谁让他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小官呢?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苏轼和徐让,不仅仅是一级的差距,而是五六级。

  自从苏轼上任以来,徐让一直被压的死死的。

  任劳任怨,从来不抱怨工作的辛劳。

  可是这一次,事发突然,他发现自己有点兜不住。也不知道该不该说,瞒着又怕自己担干系,只好派人将苏轼请过来了:“学士,下官无能让学士受累了,只是治下有一桩麻烦事,需要学士定夺。”

  说完,让书办将卷宗,账本等送到苏轼的案头,低声下气道:“学士,出事了!”

  “要民变?”

  苏轼听完,勃然变色,这么多案宗,难道是他修大堤动用民力太多,导致百姓怨怼,开始对他,对朝廷不满起来?

  要是百姓过不下去了,要造反,能力出众者可以将百姓的怨气在短时间内就消解,但能力着急的官员就不好过了。

  弄不好,会成为朝廷平息民怨的替罪羊。

  苏轼已经做过一次替罪羊,再也不想干了。

  徐让也被苏轼的反应镇住了,随后苦笑道:“学士误会了,不是民变,是义仓出事了。”

  “义仓有什么问题?”苏轼这才把提着的心放在了肚子里,心说:吓死本官了。尤其是对徐让说话说一半的举动非常讨厌,嫌弃道:“宝叔,把前因后果都说清楚了,别总说一半。”

  徐让道:“学士,下官也是无奈之举,自从学士来颖州之后,体察民情,治理水患,为国操劳夙夜不敢懈怠。真要是些许小事,下官也不敢叨扰学士的大事。只是前些日子,春雨连绵,响水河河水暴涨,冲毁了一处义仓。损失大小粮垛二十余个,粮一万五千多石。”

  “这么多?”苏轼也开始头痛起来,疏浚河道清理淤泥,就需要大量的徭役,不给钱,但食物总该安排一些。

  颖州虽说也是产粮地,但一下子损失这么多的粮食,岂不是会影响下半年入冬之后的疏浚工程,可是没有粮食,总不能上书朝廷要求别的地方调集吧?

  徐让凑近道:“损失粮食也就罢了,可是下官担心我颖州的义仓亏空严重,甚至仓内粮食,是虚数字。水灾之后,下官第一时就去了案发地,发现粮食都是陈米,且多有腐败,不是水泡的迹象。用盘查损失查封了账本和控制了管仓差役,就立刻向学士禀报。”

  苏轼愣住了,这事他似乎不太擅长啊!

  没办法,只能让高俅抱着账本等上了马车,唉声叹气的回到了家中。

  看到儿子在等他,立刻招呼儿子苏过到跟前问:“过儿,你最近可是在货栈帮忙?”

  苏轼不喜欢经商,但对儿子帮忙的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也是听说儿子在帮忙记账,也不知道水平如何,指着一大堆的账本对苏过道:“为父有一道题目考考你。”

  李逵的逆袭之路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