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杨度最新章节 > 杨度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135节

  中送炭图送给他,还题了四句诗。”

  齐白石拉长着嗓门,用浓厚的湘潭土话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曾见前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正吟得兴起,胡宝珠过来说:“梅老板来了”

  齐白石赶忙起身,向门口走去。杨度本欲和齐白石一起去迎接,想想梅兰芳只是一个不满三十岁的青年,第一次在朋友家见面便跑到门口去接,未免有点份,遂端坐不起。

  齐白石很殷勤地将梅兰芳从胡同里陪着进门了,杨度一看,此人果然名不虚传:清秀而颇近标致的五官,方正而略显条形的面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身材,配上一身华贵的衣袍,真个是仪表非俗,尤其那两只经过特殊训练的眼睛,美丽精亮,顾盼生彩,可以使人相信,当年的虞姬c杨玉环长的就是一对这样的眼睛。下了装的梅兰芳果真比舞台上的戏中人更有魅力。

  杨度正想起身打招呼,梅兰芳却抢先一步:“皙子先生,今天能在白石书屋里见到您,真是荣幸”

  杨度知道这一定是齐白石已作了介绍,便双手抱拳说:“梅先生,我看过很多你演的戏,就是没有见过下装的你。听人说,你下装比上装更有风采。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梅兰芳高兴地说:“在台上是演别人,在台下才是自我,不是更有风采,而是自然本色。”

  到底是有学养的名伶,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杨度发自内心地赞道:“梅先生年纪轻轻,能有这样大的名气,真正不容易。”

  梅兰芳谦虚地说:“这都是戏迷朋友们的错爱,我很感谢他们的捧场。我自己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能耐,要说比别人强一点,这主要得力于我的家庭。从祖父起到我这一代,已是连续三代唱皮黄了。一代代的熏陶,或许要比别人略胜一筹。”

  这话说得既谦逊又在理,杨度点点头说:“你刚才说的是天赋一面,对艺术家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但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听票友们说,梅先生在勤奋好学这方面也是过人的。你很忙,又有很大的名气,还来跟白石兄学画,我想这决不是为了消遣,而是通过绘画来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把戏唱得更好。因为各类艺术,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相通的。”

  “皙子先生,您真是哲人,这话说得好极了。”

  梅兰芳说完将自己带来的画展开,齐白石和杨度都来看。梅兰芳画的多为兰草梅花,虽只寥寥几笔,却也生动,看得出画者的聪明机灵。

  齐白石对梅兰芳说:“画得不错,我拿到画室去再细细地看。你和皙子都是大名人,一见面就很投缘,你们先聊吧”

  说着带上画进了小画室。

  梅兰芳说:“皙子先生,前几年您为国事奔波,这两年又皈依了佛门。不少人说,您参佛参出了天机。哪天有空,我要请你上我家做客,给我传授点佛门机奥。”

  杨度笑道:“你也想得到佛门天机好哇,我以后给你讲讲无我宗。”

  梅兰芳认真地说:“我对佛学懂得很少,但有兴趣。我是个唱戏的,若要我不唱戏,专门去参佛,我做不到,也不想那样做。社会还是要有人唱戏的,就好比需要有人做工,有人经商,有人做官一个样。这些事都不做了,都去礼佛,那社会就不成为社会了,和尚们也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香烛供佛祖了。若把佛学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来研究,能像佛那样做到破除妄念,静心澄虑,则无论对从事何种职业的人来说,都可以净化其人品,精进其技艺。只是如何能做到破除妄念,静心澄虑呢,我却不知道。皙子先生,你是佛学专家,您一定探出了它的法门,我想请

  您给我传授这个天机。”

  杨度听后,一时沉默着说不出话来。眼前的这个翩翩美少年,无疑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中之杰。他是个艺人,不是哲学家,更不是佛学家,这几句普普通通看似站在佛学门槛外的俗家之言,却给自称是无我宗创始人的虎陀禅师以巨大的启示:艺人以唱戏为本职,学佛只是为了去妄念净思虑,如此可把戏唱得更好。对一个政治活动家来说,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佛来去妄念净思虑,从而把国事办得更好呀为什么一参起佛来,就非要遁避世界看破一切不可呢唱戏和参佛可以并行不悖,并借参佛来促唱戏,那么政治和参佛也应该可以并行不悖,并借助参佛来促进从政。这两三年来的行为,是否有点矫枉过正c走火入魔了呢

  “哥,家里来了两个客人,说是从南边来的,有要事找你。”

  杨钧突然出现在白石书屋门口,将杨度的思路打断了。他正要把这个重大的思路好好理一理,便借着这个机会暂时中止谈话。他把杨钧介绍给梅兰芳后说:“梅先生,你方才这番话说得很好。我研究佛学多年,看来并未得佛门天机,倒是你的这几句话挨到了边。今天来了远客,恕我不陪了,过几天我去拜访你,我们专门来谈谈这个天机。”

  梅兰芳的脸上露出动人的笑容,说:“皙子先生,您太谦虚了。下次我在正阳楼订一桌酒席,请贤昆仲和白石师赏光,那时您一定得把佛门天机传给我”

  杨度和齐白石打声招呼后,匆匆离开了白石书屋。一路上想,南边来的客人会是谁呢找我有什么大事呢近来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再次就任大总统,莫非是中山先生派人来与我联系这样的念头刚一闪过,便马上又自己否定了:我现在身负帝制余孽c佛门居士两个与革命相差万里的身份,中山先生有事也不会来找我呀不是中山先生,又会是谁呢难道南边最近又出了别的大事

  三尚拟一挥筹运笔,书生抱负本无垠

  其实,杨度没有猜错,南边来的人正是孙中山派出的。

  孙中山在张勋复辟之乱平定后,由一部分忠于他的海军护卫着从上海南下广州,并邀请黎元洪及被解散的国会议员一道南下,在广东重新组织政府。孙中山揭橥的旗号是维护民国元年制定的临时约法。孙中山的基本军队,是前海军总长程璧光和现任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所掌握的海军舰队。黎元洪没有南下,原国会议员陆续来到广州的有一百五十余人。于是以这批议员为基础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了一个名叫军政府组织大纲的条例,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两广巡阅使陆荣廷c云南督军唐继尧为元帅。军政府设财政c外交c内务c陆军c海军等六部。这样,中国又出现南北两个政府了。

  以正统自居的段祺瑞政府当然不能容忍广州的军政府,他想通过控制湖南来征战两广。于是,南北两方在湖南摆开了大战场,结果北军失利,导致段内阁倒台,总统冯国璋委任北洋元老王士珍为国务总理。王士珍只当了三个月的总理,便又被段祺瑞挤下台,段再次复出就任总理。这时,进攻湖南的曹锟及其部下吴佩孚屡屡获胜,段封曹为川粤湘赣四省经略使。曹锟督直而经略四省,成为民国以来地方官员权力最大的人。吴佩孚也被授予孚威将军c援粤军副总司令。吴原以为打下了湖南,可以做湘督,但湘督却让张敬尧抢去了,心中不快,虽挂了个援粤军副总司令的名,但安坐衡阳,并不南下援粤。段祺瑞武力征服南方军政府的目的未能达到。半年后,段又下台。北方政府的总统换成徐世昌,总理换成钱能训。

  南方的军政府内部也不团结。陆荣廷c唐继尧并不是孙中山的同志,不情愿处于孙之下。孙除部分海军外并无其他军队,敌不过陆c唐。于是,军政府由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制。这七个总裁是:陆荣廷c唐继尧c孙中山c唐绍仪c伍廷芳c林葆怿c岑春煊,由岑担任主席总裁。孙中山遭排挤,遂离开广东来到上海。

  居住上海期间,孙中山致力于革命政党的改造,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党”的前面加上“中国”二字,为的是区别于民国元年的那个国民党。他又撰写出版了孙文学说一书,阐述革命理论,为国民革命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时,随着曹锟c吴佩孚实力的加强,他们与段祺瑞派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曹锟是直隶人,曹派被称作直系。段祺瑞是安徽人,段派被称作皖系。北洋军便正式裂变为直c皖两系。在东北,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已迅速崛起,成为东北三省的土霸王。张作霖是辽宁人,张派被称为奉系。曹锟与张作霖联合通电讨段,奉军入关,直奉联合打败了皖系。不久,直奉之间又因分赃不匀火并。结果奉系大败,退回关外。

  南方军政府也因为派系矛盾,随着孙中山c唐绍仪c伍廷芳相继辞去总裁终于全盘瓦解。

  中国实际上已处于无政府状态。于是不少省倡导联省自治,即像美国联邦自治一样,各省由本省自己管理,在省之上有一个松散的联盟组织,用以对外。这个倡议以湖南叫得最响,还居然制定了一个湖南省宪法。当然,这个省宪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此时,在广东省崛起一个年轻的军事实力人物,此人名叫陈炯明。他一九○九年加入同盟会,两年后辛亥革命成功,年仅二十四岁的陈炯明便做了广东省的副都督,不久又做了都督。一九一三年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陈炯明也参加了,失败后逃亡海外。一九一五年,陈回国参加讨袁行列,组织粤军,自任总司令。袁死后,陈公开拥护孙中山。

  革命成功前的老同盟会员,两次反袁的经历,使得孙对陈很是信赖,引为自己的革命同志。当陈炯明的军队控制了广东的政局后,电邀孙中山回粤,孙欣然离沪回穗。

  其实,陈炯明并非中山信徒。他邀孙回粤,只是想利用孙的崇高威望为自己撑脸面。孙中山回到广州后,立即着手重新组建政府。陈是赞成联省自治的,他一心只想做广东王,对孙中山统一全国的主张甚为反感。但他拗不过孙,只得勉强同意。在二百二十个非常国会议员的拥戴下,孙中山再次当选大总统。于是中国大地上又有了两个总统:一是北方的徐世昌,一是南方的孙中山。

  孙中山的政府也只设六个部,六个部的部长只有四个人,伍廷芳外交兼财政,陈炯明陆军兼内务。陈一身任两部外,还兼任广东省长及粤军总司令。孙中山决定北伐,在广西桂林组织大本营,委朱培德为滇军总司令c彭程万为赣军总司令c谷正伦为黔军总司令c李烈钧为参谋长c胡汉民为文官长。

  控制着广东实权的陈炯明对北伐很冷淡。为保证北伐的后方供应,孙不得不撤去了陈的广东省长及粤军总司令的职务,任命伍廷芳为省长。陈因而怀恨在心,秘密与吴佩孚及同属直系的赣督陈光远联络声息。当许崇智率领粤军第二军进入江西的时候,陈炯明的部队竟然围攻广州总统府及孙中山在观音山的住所粤秀楼。

  孙中山在侍从的保护下来到海珠海军司令部,登上楚豫舰,第二天转登永丰舰。孙中山在永丰舰上一边督率海军炮击叛军,一边部署各路人马回援广州。在获悉陈炯明勾结直系军阀企图扑灭北伐军的电函后,为制止直系军阀与陈联合行动,孙中山给同盟会的老同志c与曹锟曾有过交往的刘成禺写了一封信,要他全权办理此事。此时刘成禺住在香港,接到孙的亲笔信后星夜启程北上。在长沙候车时,偶遇赋闲乡居的刘揆一。

  当年满腔热情投身革命,充当过革命前同盟会总部负责人c革命成功后两度出任工商总长的刘揆一,近几年来对黑暗c丑恶c混乱c倾轧的中国政坛痛心不已,失望至极。他愤而退出政界,回到湖南,寓居长沙闭门读书。怀着对老友黄兴的崇敬,也为了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他正在埋头撰写黄兴传记。

  听完刘成禺对广州局势的介绍,得知他此次北上的使命后,刘揆一沉思良久。尽管刘揆一对中国现状极为不满,尽管在东京时也与孙中山有过分歧,但他毕竟献身革命十多年,对孙中山本人非常崇敬,他希望孙中山的事业能够成功,对陈炯明炮轰领袖的叛逆行为万分愤慨,当此关键时刻,他要协助老友帮孙中山一把。

  刘揆一问刘成禺:“你准备如何来完成这个使命呢”

  刘成禺答:“我接到孙先生的手谕后,出于义愤,慨然允诺,其实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与曹锟十多年前曾有过一面之识,但那时他只是一个统制,还有点自知之明。现在他打败了段祺瑞,打败了张作霖,天下惟他独尊,不可一世。布贩子出身的小人,一旦得志,还会记得过去吗也不知他会不会见我。只是军情火急,不容我犹豫,我想先到北京再说,或许能找到机会。霖生,你的门子很多,帮我想想办法”

  “我离开政界七八年了,与曹锟和直系人物没有一点联系。”刘揆一托着腮帮边说边思索。忽然,他拍着脑门说,“有一个人可以找。”

  “哪一个”刘成禺眼睛一亮。

  “夏午贻,他是曹锟的秘书长。”刘揆一问,“你认识他吗”

  “夏午贻,就是前几年遭通缉的袁世凯的内史夏寿田吧”

  刘揆一点点头。

  刘成禺说:“此人我不认识,你和他熟吗”

  “我和他见过几次面,但没有深交。”刘揆一说到这里,猛然想起一个人来,忙说,“夏午贻和杨皙子是至交。杨皙子和我熟,我和你去一趟北京,当面找杨皙子,请他出面去找夏午贻。”

  刘揆一的热情仗义,使刘成禺很受感一动。他说:“霖生和我一起去北京,真是天遣贵人相助。军情瞬息万变,不能耽搁了,我们今天连夜北上吧”

  过会儿,刘成禺又说:“由杨度找夏寿田,再由夏寿田游说曹锟,这条路子自然是最捷近不过了。只是杨度过去是袁世凯的人,帝制失败后又装神弄鬼的,玩起什么披发入山礼佛参禅来,他会再管这些事么”

  刘揆一笑着说:“杨度这人我很了解。早年我们一起拜在王壬秋先生门下,在衡州东洲书院读书。他那时跟壬秋先生研习帝王之学,一心想做大事,出大名。东洲三百多个学子,就数他用世之心最强烈。正因为他极想用世,所以才会接受满人朝廷的征召,给他们制宪法,后来又去抱袁世凯的大腿。他本是竭力主君宪的,但要投袁所好,想依靠袁来做大事,不惜放弃原来的主张,鼓吹共和,调停南北。不料,他在袁政府里屡遭排斥,抑郁不得志,这样又将他逼到袁克定的门下,想通过扶持袁克定当皇帝,自己好做开国宰相。谁知美梦不成,却恶名远播,被政坛彻底抛弃了。”

  刘成禺说:“照这样说来,杨度的确是个政治节操不好的人。”

  “不能这样说,禺生。”刘揆一断然否定,“如何来衡量一个政治活动家的节操我以为首先看的是他心中有无为国为民的大目标。有则好,无则不好。至于信仰c主义等等,只是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已。目标不可移易,信仰c主义是可以选择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太苛求一个政治活动家的个人功名追求。杨度诚然是功名心重了一点,但扪心自问,就是我们这些献身革命的人,又何尝没有出人头地的个人想法在内假若革命者都是纯洁无私的话,何来革命党内部的斗争分裂又何至于让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成果革命党人尚且如此,又怎么能苛求于杨度呢”

  作为一个学养深厚经历丰富的老革命家,刘成禺能理解刘揆一这番对目标与途径c为国家做贡献与个人出头露脸之间关系的看法。他点点头说:“依你看来,杨度是个有大节的政治活动家。”

  “是的。”刘揆一立即说,“这一点我坚信。早在东京时期,我就说过中国若由孙中山c黄兴c宋教仁c梁启超c杨度等人组成一个内阁的话,则是中国最理想的内阁,因为这些人都是既爱国又有才能的人。我相信杨度是在备受打击和误解的情况下才灰心失意学佛参禅的,其内心决不会淡漠政界。好比说,我现在也是闭门不问世事了,但只要一提起政治,我仍然会热血沸腾,不能自己。”

  刘成禺笑着说:“正是的,若没有这股子热血,你怎么会陪我北上不过,你是革命党人,与孙先生和革命事业血肉相连,杨度究竟与你不同,他会像你一样热心吗”

  “我想会的,因为他为国为民的心没有死。孙先生做的事是为国为民的,他会支持,何况杨皙子与孙先生是朋友。禺生,我还告诉你一件事吧”

  “什么事”刘成禺怀着很大的兴趣问。

  “我先写首诗给你看。”

  刘揆一提起笔来,在纸上写出了一首七律:

  茶铛药臼伴孤身,世变苍茫白发新。市井有谁知国士,江湖容汝作诗人。

  胸中兵甲连霄斗,眼底干戈接塞尘。尚拟一挥筹运笔,书生抱负本无垠。

  刘成禺不仅是个革命家,而且是一个造诣很高的诗人。袁世凯帝制失败后,他写了两百多首七言绝句,以诗歌形式记录了袁氏帝制自为前前后后的历史,总题为洪宪纪事诗,在友朋中广为传诵。今年三月,孙中山在粤秀楼住所为之作序,称赞他的诗是“鉴前事之得失,亦来者之惩戒,国史庶有宗主,亦吾党之光荣”。

  刘成禺把这首七律轻轻念了一遍后,称赞道:“这诗写得真好,无论是立意还是遣词,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当今诗坛能写出这种诗来的人不多。谁写的是你吗”

  “我哪里写得出这好的诗。”刘揆一摇摇头说,“诗人是谁,你绝对想不到。”

  “谁”刘成禺兴趣更浓了,“告诉我,我要拜识拜识他,把我的洪宪纪事诗给他看看,请他给我斧正斧正。”

  刘揆一哈哈大笑起来:“你的洪宪诗千万不要给此人看,他看了会恨死你的。”

  刘成禺瞪大眼睛,心中惊讶。

  “告诉你吧,这诗就是杨皙子写的。”

  “怎么,是他”刘成禺大为不解。“是从前写的,还是现在写的。”

  “就是上个月写的。”刘揆一说,“月初,我见到华昌炼锑公司的董事长梁焕奎。他也好诗,曾跟王壬秋先生学过诗,他与杨皙子关系极深,特地告诉我,上月杨皙子有封信给他,信里有这样一首诗。他说若不是杨皙子的亲笔,简直不敢相信是他写的。我说我相信,二十多年的人生抱负,难道三四年的参禅就可以参掉吗”

  “好哇”刘成禺十分高兴起来。“尚拟一挥筹运笔,书生抱负本无垠。就凭这两句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