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二号首长3最新章节 > 二号首长3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7 章

  省,而且,就是前几天发生的事,具体发生在哪个地方,我就不说了。有两个人,在街市上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冲突。这两个人,一个看上去像领导,西装革履,大腹便便,气质非同一般。另一个看上去像是农民,而且,还是个老人。那个干部很善于言辞,辞锋犀利,又有气势。

  那个老人,半天说不完整一句话。因为一件很小的事,两人在街市上发生争吵,谁占上风,不言而喻。就在这时,旁边看热闹的人说了一句话,这个人说,你不就是个书记ma?有什么好牛的?这话一出,挑起了周围人的情绪,大家一齐骂那个干部模样的人。那个干部模样的人见势不妙,调头就走了。后来,有人问,你怎么知道他是书记?你认识他玛?那个人说,不认识。

  第014章

  这件事,唐小舟是亲历者,他没想到,赵德良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将那件事说出来。至少,这件事一下子提起了唐小舟的兴趣,他更想知道,这件事对赵德良产生了怎样的触动。

  赵德良说,在座的都是书记,而且是级别不低的书记,我不知道,你们这些书记们,听了这句话,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坦率地说,我听了这件事,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我是为党做工作,我一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是三个代表的典型,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可这件事,却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告诉我一个极其现实而且残酷的事实,在基层,我们的书记,不仅没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正在走向反面,成了人民群众情绪发泄的对象。当然,我相信,那个人喊的如果不是书记,而是某个干部职位,比如局长什么的,结果也是一样。我不禁在心里问,我们的干部怎么了?我们的书记怎么了?

  要回答怎么了,其实也简单,一句话,我们并没有成为三个代表,或者说,我们自以为是三个代表了,可人民群众并不认同,并不买账。这就是症结。

  赵德良停下来,环顾一周,接着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开这个会?我告诉你们,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为这个现状把一把脉。你们都是当书记的,是党的工作的中坚力量,我希望你们说一说,为什么出现了这种现状,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三个代表的践行者?是我们这些书记们当官做老爷了,把当初入党时的誓词忘了?我不认为是这样。我相信,我们的书记,绝大多数是在努力地建树,同时,我们的主观努力,又确实没有得到民众的认同。这种反差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党建工作出了大问题,把最大的基础丢了。也就是说,把一贯支持我们的人民丢了。同志们啦,这是一个大问题啊。过去,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不要忘本,什么叫不要忘本?我的理解,就是不要忘了根本。我们的根本是什么?共产党的根本是什么?我想,无非是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共产党。

  赵德良喝了一口水,继续说,省委把今年定为党建工作年,这是为什么?我不知道你们深度思考过没有。就我个人感觉来说,在会上,你们说得很好,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三四五六,极其深刻,也非常动听。可实际上,在你们的心里,你们是不在乎的,甚至是轻视的,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是没有意义的。你们的目光,只盯在大项目上,只盯在GDP上,只盯在政绩上。在有些人眼里,党建是小事,不能体现政绩,所以不重视。省委党校开个党建班,这是和省委的党建工作年部署同步的一次培训,你们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的那些小九九。我甚至有理由相信,如果可行,你们希望去街上拉几个环卫工人、农民工去充数。

  还有,去年底省委搞了一个全省范围内的党建工作调查,我仔细看了你们各市送上来的调查报告。你们自己说说,那个调查报告你们看了吗?你们认为有多少真实xìng有多少数据,是你们的写作班子闭门造车搞出来又有多少数据,是你们脚踏实地认真调查取得的夕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夕我想,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数据不好看,怕给省委留下一个坏印象。二是你们主观上不重视这件工作,认为经济建设是大事,党建是小事。你们摸着自己的心想一想,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赵德良挥了挥手,情绪显得有点激动,说,这件事,我还想强调几句。在你们眼里的小事,省委为什么小题大做,要上升到战略高度?我刚才讲了那个故事,你们是否有所触动?我想强调的是,党建绝对不是小事,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关系到我党的执政基础问题,是一个根本xìng大问题。现在不谈卫星上天,红旗落地了。但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的危机。怎样彻底解决这样的危机?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建立一支过硬的队伍,一支像杭日战争像解放战争中那样的取信于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队伍,从根本上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中央不断在强调三个代表,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是我们这些具体执行者的根本,需要我们去切切实实地落实。

  赵德良的口才确实好,这次讲话,根本没有准备讲稿。说到这里,他的话锋一转,说,这些大道理,我就不用再讲了,你们从事党的工作多年,经验丰畜,感触感悟也不会比我少。今天我们这个会,着重要解决一个问题,党建工作年,各市应该怎么搞?是省里先搞个标准出来,全省再铺开,还是各地先自己搞,省里再根据各地的经验,统一个标准?雷江市先走了一步,具体做法,大家看了,上午大家也都总结了,都说得很好,我在这里就不重复了。只是,我在这里谈一点个人的想法。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到底怎样搞,并没有一定的成规。去年,东涟搞组织工作改革试点,有一个经验,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那就是确定一个量化标准。既要有组织结构建设的量化标准,也要有考核的量化标准。接下来的会,省委就是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再在这些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决议。

  闻州市委书记赵有丰枯话说,省委是不是制定一个标准,然后选择一个地方搞试点?如果搞试点,省委是否可以考虑一下闻州?我们那里国有企业多,党建工作的基础不错,有一定的优势。

  阳通市委书记梁天培说,关键还是这个量化标准,只要标准确定了,落实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

  西梁自治州的朱晓录书记说,我认为,这次党建工作的重点,应该在中层,甚至在基层。而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主要体现在这两层。这两层党建工作的量化标准由省委来制定不是不好,确实很省事。但是,我同时在想,会不会显得隔一些?

  赵德良问,晓录书记,你说隔了一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具体一些?

  朱晓录说,正如赵有丰书记刚才所说,各地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基础也完全不一样。省里确定标准,这个标准,会不会与各地实际存在一定距离?

  王增方说,省里搞统一标准需要时间,一施就可能施到六七月去了。现在,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我看是不是这样,省里搞,市里也搞,上下同时进行。市里搞出了经验,省里进行总结,取各地成功的经验,这个标准,做起来就比较容易晚上吃饭,王增方找到唐小舟,对他说,那个材料的事,你还没对赵书记提起口巴?

  唐小舟说,今天赵书记太忙了,没机会。

  王增方说,那就好,你把材料还给我。

  唐小舟看了王增方一眼,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送上来的那个材料,显然和今天会议的主题有些差别,或者说,开了一天会后,他有了新的想法,需要进行增补,所以要将材料要回去。唐小舟打开包,抽出柳泉的资料,jiāo给王增方。王增方接过材料,对唐小舟说,晚上能不能替我安排一下?

  唐小舟说,现在还不清廷老板晚上的安排,等晚上再看吧。

  晚上,赵德良果然没有安排别的活动,各市委书记、厅局长们,便要求接见唐小舟去向赵德良汇报,赵德良说,省里的同志,先放一放吧,市里的同志不容易。唐小舟不甘心,问道,那先安排绍基书记?赵德良说,这个先放一放,其他的,你安排。

  既然由唐小舟安排,他第一个安排的是东涟市新任书记周伯林。周伯林原是国土资源厅厅长,唐小舟和他来往不多,黎兆平同他的关系相当紧密。唐小舟把他安排在第一个,既不想让某些人太突出,也是想给周伯林一个橄榄枝。

  王增方被安排在第二个,第三个是德山的曾宪平。

  晚上的时间毕竟很短,想面见赵德良的人很多,根本不可能全部安排。正准备安排第五个人的时候,赵德良走出来,站在门口向唐小舟招手。唐小舟立即走出自己的房间,来到赵德良的房间。赵德良转身向里面走,并没有看他,只是扔下一句话,说,你叫钟绍基进来吧。

  唐小舟心中轻轻地抖了一下。这个背影以及这个称呼,太畜有意味了。他来不及过多地琢磨,答应一声,立即向后退,拨通钟绍基秘书的电话。钟绍基在隔壁的房间,很快就来了。

  第015章

  唐小舟注意看了看钟绍基的表情,看到的是满面红光。唐小舟暗想,他这张脸,并不像要倒霉的脸吧,如果让命相大师来看,一定认为还会有鸿图大运。当然,唐小舟并不认为命相大师就真能看出细微之处,主要还是看气色吧。一个人如果没什么病,加上精神状态良好,自然就满面红光。

  随着钟绍基一起进去,唐小舟立即发现,赵德良的姿态不对。其他市委书记进来时,他是站在室内的,等着市委书记上前主动和他握手,然后请人家坐下,开始谈话。钟绍基进去时,赵德良坐在沙发上,正拿着一份文件在看,并没有抬头。钟绍基显然也感到了情况不对,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唐小舟为了提醒赵德良,主动说,钟书记,你请坐。

  钟绍基往沙发旁边移了移,似乎想坐,又不敢坐,显得战战兢兢。唐小舟替他沏好茶,见他还站在那里,说,钟书记,坐吧。钟绍基这才谨慎地坐下来。唐小舟将茶递到他的面前,为了缓和气氛,特意说,钟书记,请喝茶。钟绍基说了句谢谢小舟。

  唐小舟见气氛尴尬,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开始清理房间里前一位书记留下的茶杯。为了施延时间,他将茶杯清理之后,又将茶几擦了一遍,再替赵德良续了水。

  此时,赵德良才将手里的文件放下,抬起头来,看了钟绍基一眼,问道,篮智蒙的事,你应该知道吧?

  唐小舟知道,这件事自己留在这里不好,仅仅听到蓝智蒙三个字,他便向外走。走出去并且将门带上时,最后听到钟绍基应了一句,听说了一些。后面,他们会谈些什么,唐小舟已经听不到了。

  听不到,并非不能猜。蓝智蒙的事,唐小舟只是听到一些传说,而且是一些高层次的说法,这些说法,就算并非全部是事实,可信度也是相对较高的。同时,传说毕竟是传说,和真实还是有相当距离的。也就是说,蓝智蒙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官场动物,她和官员们进行某种jiāo换,获得权力资源并且产生巨额利益,这是无可辩驻的事实。与唐小舟相比,赵德良是不需要听信各种传言的,他完全可以直接地通过省纪委或者检察院公安局获得更准确的消息。唐小舟原以为,赵德良今晚的谈话,可能仅仅只是雷江的这次活动或者党建工作年的相关工作,听了这两句对话后,唐小舟才意识到,赵德良对一切了如指掌,此次和钟绍基谈话,远比雷江市的活动或者党建工作年要重要得多。至少对于钟绍基是重要的,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他未来的政治生命,甚至是整个未来的人生。

  唐小舟自然想到了秋月婷的谈话。显然,对于此事,秋月婷比唐小舟看得更为明确,也更为关切。钟绍基在岳衡当过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和市长,现在又当了雷江市委书记,对于他们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不是贪不贪的问题,而是查不查的问题,一旦查,肯定有事。

  有人或许觉得,这话太绝对,一竹竿打翻一船人。难道说,市委书记市长这一阶层,全都是贪官?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是否收受贿赂,对于这个阶层来说,显然已经不再重要,而且绝对是个别的,更为普遍的,却是官场来往。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所有的礼节,是一定不能少的。过年过节什么的,大家都得走动,表示礼节。对于下级官员来说,要表示礼节的人员并不多,也就是市委书记市长什么的。可对于市委书记市长来说,下级官员实在是太多,人来人往,每个人即使表示点意思,一个节庆下来,总数也是几十万,一年有好多个节庆,走马灯似的来往,每年增加一大笔收入,是平常的事。这些能查吗?只要查,就是一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收礼的时候,所有官员都觉得,这只不过是人情往来,一定得收,不收的话,你在当地的工作很难打开局面,只有上面查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个人情往来害死人,数目竟然会如此之大。

  因此,唐小舟设想着赵德良和钟绍基的谈话时,心惊ròu跳。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又有蓝智蒙这样一个女人,钟绍基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谈话持续了三十分钟,仅从时间上看,很难判断出什么。唐小舟注意过钟绍基离开时的脸色,乌青乌青的,显然看不到刚才进来时的红光满面。他仅仅只是和唐小舟点了点头,甚至连话都没有说一句,便向走道的前端迈开了步子。唐小舟很想追过去说点什么,却又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任何话想说,理智也告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